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罗曼·罗兰

   一直以来,我都是所谓的“小镇做题家”的身份(严谨来说应该是“小镇错题家”?)

  父母在我小的时候,便在外打工,对我个人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有个学上,能顺利组建家庭,能在社会上混口饭吃就行。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我的成长经历大多都和学校相关。

  小学一二年级是在村小学里度过的,几乎没怎么学习。我只记得当时有几个玩的比较好小伙伴,我们一起上学、放学、打打闹闹。

  三年级的时候,我转到镇里的小学。人生地不熟,也没什么朋友,于是我便把注意力转到了学习上,开始认真读书。

  印象很深刻,记得当时入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应该是月考),我考了全班第一。随后便得到了老师们的表扬。

  小孩子喜总欢被表扬,对吧。于是,被表扬成为了我学习的动力。

  虽说小学有在认真学习,但学的也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转眼到了小升初的阶段,我格外局促。我不清楚县里有什么好的初中,也不知道接下来会经历什么…

  当时主要有三所学校任我选择,一所是县里最好的私立中学——“晨光中学”,一所是县里相对差一点的公立中学——“县第二中学”,另一所是县里相对差好多的私立中学——“西城中学”(但里面有个实验班,说白了就是“矮子里面挑将军”)。

  可当时,我并不清楚哪所学校好,便折中选择了“二中”。但等到开学时,发现从乡下到县城读书的学生要“特殊处理”,而且处理的比较混乱。于是,在一番纠纷后,我只剩下了两个选择。

  父母问我选哪个,大多数人可能会选择前者,但冥冥中我却选择了后者。

  交了学费,办了手续,我顺理成章的进入了所谓的“实验班”。

  无独有偶,在入学后的第一次数学考试中,我又考了第一名(满分120分,老师一开始批的是满分,但后来发现改错了一题,又扣了三分。那题我至今还记得,问的是一个立体图形,主视图和侧视图均为□□□,那么这个立体图形至少由几个小立方体组成?)

  初二的时候学校开设了物理这门课程,我对其非常感兴趣,因为我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在第一次物理考试中,我又考了满分(但好像也仅有这一次满分了,后面总是差几分)。

  由于对数学、物理的钟爱,我很少花时间去学习英语和文史,这也导致了我的偏科。

  但初中阶段我对知识的学习仍仅停留在书本上。虽然期间也读过一些“课外书”,但并未从中汲取太多养分。

  甚至当时觉得,凡是做和考试无关的事情,都是“不务正业”。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想法是如此的荒唐(但很合理)。

  看“课外书”的这段时间似乎是我为数不多能从学习中“跳”出来的机会。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还是屈服于了考试。

  初三下学期的时候备战中考,学业压力较平常来说比较大,我便很少有时间再去思考别的事情了。

  经历了中考备战的折磨,我考入了县里最好高中的“实验班”。

  高一的时候总共有六个“实验班”,我在二班。

  我在实验班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所以也很少获得老师们的关注(这点对我其实影响很大,因为我从小学到初中其实都是在老师的“关怀”下走过来的,但步入高中,有一种“失宠”的感觉)。

  高一下学期分班,裁掉了两个实验班(先前六个,现在文科班一个,理科班三个,理科班包括一个“火箭班”和两个平行“实验班”)

  有幸(或是不幸),我留在了平行实验班。

  高中的学习生活真的很枯燥,我似乎成为了一个“学习机器”,眼里只有考试和分数,对知识的渴望也逐渐降低。

  麻木的思想持续进化,高三的压力让我苦不堪言。

  我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变得越来越差,那段时间我眼里似乎看不到任何光芒,和周围人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淡,甚至对他们产生了敌意。

  只有一种想法支撑着我完成了高考。

  “考完就解放了,考完就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考完就可以不用再见这帮人了。”

  后来,我像往常一样机械式的答完了题目,高考结束了。

  哦,我恍然意识到,高考结束了。

  我不知道结果如何,但总之我知道,我整个备考状态非常差。

  后来的后来,我很消极。考试成绩出来后,我也不敢面对结果。

  后来的某天深夜,我终于鼓起勇气查了成绩。

  512分,勉强可以上个一本(当年安徽省高考一本录取分数线是496分)。

  后来我面临了人生中的重要选择——高考志愿填报。

  我时常怀疑高考制度以及志愿填报的合理性。在我对各类专业都不清楚的情况下,让我做出可以影响我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发展的选择,这是否合理?(这里的合理性仅针对个体而言,合理永远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我不想思考太多,因为选择太多。

  于是在我的高考志愿上胡乱填报了一通(当然学校有仔细考虑过,专业是随便填的)

  尘埃落定。

  我被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测绘工程专业录取。(这个专业是我国家/地方专项志愿填报表中最后一个学校的最后一个专业。(注:这个不是一本志愿,属于提前批))

  ……

  大学,何为大学?大学有什么意义?我想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觉得,大学只有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能看清它的本质,赋予它存在的意义。

  关于学业,关于生活,关于自己,关于社会,关于世界,关于现在,关于未来。。。有太多问题值得被思考,大学,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归属于自己。

  而遥想彼时,我懵懵懂懂、一无所知。我充满了好奇,怀揣着憧憬,跌跌撞撞地度过了大一上学期的生活。

  新冠疫情爆发,大一下学期,我们被迫呆在家里上网课。为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实际上并没有),我拥有了一台属于我的笔记本电脑。

  在家上网课的那段时间让我有了充足的时间去研究这个新奇的玩意儿(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新奇)

  转眼到了大二,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我对测绘工程专业有了大致的认识,但说实话,我对其真的不感兴趣。

  刚好那时有个转专业的机会,我便选择了我现在正在就读的这个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我当时转专业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不想学测绘工程。那时我对地理信息科学这个专业的了解也不是很多。

  转专业后我对学业依旧不是很上心,迷茫中我又度过了一个学期。

  大二上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我报名了一门考试,就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试一试。

  于是,寒假的那段时间,我就呆在家里学习C语言方面的知识。

  也正是那段时间,我慢慢接触到了Web开发,Linux运维,操作系统…后来我又自学了Python ,接触到了诸如像网络爬虫,数据可视化之类的知识。

  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专业开设了一门课程叫《Python与地理处理》,在这门课程中,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人工智能(以前只是听过)。诸如像监督学习、神经网络之类的知识,我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学习编程的过程中,我对“地理信息科学”这个专业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地理信息科学,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地理+信息科学”。

  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如今的信息时代,人类从未停止对地球、对宇宙的探索。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回馈自然。在信息时代,传统地学+信息科学必将会碰撞出新的火花,为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开辟新的道路。

  ……

  是这段经历,重新点燃了我对学习的热情,也让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下定了决心准备考研。

  但大学两年的迷离生活,让我的学习过程产生了断层(指的是对书本内容的学习,学编程类的知识和应试还是相差太多了,期末考试也是考前突击。)

  后来我开始思考学习的本质。(人工智能科学里有一个概念,叫机器学习,机器都可以学习了,人的学习过程又遵循着哪些底层逻辑呢?)

  零零碎碎读了一些文章,也付诸了一些行动。接触到一些除计算机科学外的心理学、脑科学、人类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后来发现有一个专门研究此类问题的学科门类,叫“认知科学”)。

  从对人类“学习行为”表层特征的关注,到对其底层逻辑的探索,我收获颇多,但也侧面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抛开书本(应试)之外的世界,应当是更广阔的知识海洋。(成功上岸后,我想读更多的书,行更远的路。)

  很庆幸,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能有足够的时间停下来思考生活的本质。

  18岁以前,我关心他人的看法,听从他人的安排,却陷在社会所规划的生活中苦苦挣扎。

  今年,我21岁,我想…人应该为自己活一次!

  生活步履不停,冥冥之中,自有注定,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023,考研上岸,未来等我!